法人和法定代理人有什么不同
一、什么是法人 根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》第五十七條的規(guī)定,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,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。 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國規(guī)范經(jīng)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。各國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,但其內(nèi)容不盡相同。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論,法人制度理論成為世界各國建立和完善法人制度、規(guī)范經(jīng)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理論基礎。 二、什么是法定代理人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據(jù)法律規(guī)定,代理無訴訟行為能力的當事人進行訴訟,直接行使訴訟代理權的人。 無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進行訴訟活動只能由其監(jiān)護人為法定代理人代理其進行行政訴訟活動。法定代理人是全權代理,其法律地位相當于當事人,其代理權限不受限制,可以行使被代理享有的全部權利。 法定代理人不是當事人,屬于訴訟參與人中的其他訴訟參與人。實體權利(即具體的裁判內(nèi)容賦予當事人的權利)的享有者和實體義務(即具體的裁判內(nèi)容加諸在當事人身上的義務)的承擔者只能是當事人,法定代理人僅僅在訴訟過程中代為行使一些程序性的權利;并且無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之監(jiān)護人若喪失了監(jiān)護權其法定代理人的資格同時喪失。 三、法人與法定代理人之間的區(qū)別 法人是法人不是自然人,是一種社會組織,是一種集合體,是由法律賦予法律人格的組織集合體。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,依法獨立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,獨立承擔民事責任。 法定代理人是指依照法律規(guī)定代替無行為能力的人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自然人或法人,如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,就是其父母。自然人作為法定代理人時必須是有行為能力的人;法人作為法定代理人時,其代理行為應符合法人的宗旨和務范圍。 法定代理人原則上不能代表被代理人同自己進行法律行為,也不能同時代理雙方為同一個民事行為。 主要區(qū)別在于:法人是一種社會組織,是一種集合體,是由法律賦予法律人格的組織集合體,他只能由自然人構成;而法定代理人是代替他人先例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自然人或單位。 以上是91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 法人和法定代理人有什么不同的內(nèi)容,希望對您有所幫助。 |